近日,由廣東省醫學會舉辦的第三屆南方健康科普大賽獲獎結果公布,經過大賽組委會專家評審和大眾評選,我院社工部報送的科普作品從3303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,榮獲“南方健康科普金虹獎(視頻類)二等獎”、“南方健康科普金虹獎(圖文類)三等獎”和“南方健康科普金虹獎(圖文類)優秀獎”三個獎項。
【獲獎名單】
1.由我院周子恒、熊竹、吳文湄、朱利輝、利蔚婷、叢笛團隊創作的短視頻《孩子燙傷!快,做這5件事》獲得“南方健康科普金虹獎(視頻類)二等獎”。
作品簡介:
每年夏季、冬季,都是兒童燒燙傷的高發季節。燒燙傷是小兒受傷死亡五大原因之一,死亡率僅次于溺水和車禍。據相關統計,全球每年約9.6萬兒童因燒燙傷致死。為了引起家長們對于燒燙傷的重視,以及向家長們科普兒童燒燙傷后的正確處理方式,我院特邀請骨科護士周子恒創作了“五字訣”教你正確處理兒童燙傷的漫畫稿,以該漫畫稿為基礎制作成動畫短視頻形式,向廣大家長科普。相較于傳統的醫學科普,用動畫短視頻來進行科普,能讓家長更樂于接受也大大增加了科普的趣味性。該視頻發布后,在醫院官方視頻號、抖音號、B站、微博上累計播放量超2.6萬次,點贊數、轉發量累計超過500次,起到了較好的醫學科普作用。
2.由我院嚴尚、朱利輝、潘宏光、叢笛團隊創作的微信公眾號文章《8歲娃顱內感染,竟是因為…挖鼻孔?!這個壞習慣,教你三招搞定》獲得“南方健康科普金虹獎(圖文類)三等獎”。
作品簡介:
對于挖鼻孔,很多人都是口嫌體直,嘴里喊著“不要不要,好惡心”,沒人看見的時候偷偷挖鼻孔。在兒童青少年中,不注意衛生、經常挖鼻孔的不在少數。然而,在兒科醫生看來,這可不僅是個衛生習慣問題。一不小心,可能會導致鼻前庭炎、呼吸道感染、反復鼻出血等等問題,嚴重的甚至會出現顱內感染。本文以一個8歲孩子挖鼻孔引發顱內感染的真實案例,抽絲剝繭地分析了為啥孩子愛挖鼻孔、這個壞習慣的危害,給出了減少兒童挖鼻孔的辦法。推文發出后,引起社會關注,#八歲娃挖鼻孔導致顱內感染#沖上了微博熱搜(第二位),最終獲得了3.3億閱讀量,創造了醫院科普題材閱讀量的新高。
3.由我院謝芳、朱利輝、叢笛團隊創作的微信公眾號文章《兒童藥開封后,能放多久?醫生:超過這個時間,就有危險》獲得“南方健康科普金虹獎(圖文類)優秀獎”。
作品簡介:
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:孩子上次吃剩的退燒藥,這次發燒了還可以用嗎?藥物開封了以后,還能使用多長時間?長期以來,關于兒童用藥的時限性、有效性問題,困擾著家長。而兒童自身免疫力低下,容易反復生病的特點,導致不少家庭都存有不少兒童藥。如何科學使用、處理這些開封藥物,是一個重大的健康話題,也是一個鮮少涉及的科普話題。本文選取兒童用藥中常見的藥品,詳細解讀了各類兒童藥開封后的使用時長及注意事項,將科學、有用的藥學知識精準推廣。該推文發布后,點擊量迅速突破10W+,總閱讀量達到14萬次,點贊數、轉發量均超過500次,起到了很好的健康教育作用。
為我們的獲獎作品點個贊!今后,我院將繼續不斷地創作出更多更優質的兒童健康科普作品,為家長提供更加實用、精準化的健康科普知識。